用心傾聽石、木、竹的對話
地面石材乍看之下,就是一種再平凡不過的灰色青石板巖,其實這樣的板巖還是很有來頭的,它們叫做“地心巖”,是天然石材研磨成粉,再經高溫壓合而成。觸感柔滑,而且少了幾分石材的冰涼感,可以在上面打赤腳,感覺好極了。據孫女士說,自己十歲的小兒子最喜歡光著他那雙胖乎乎的大腳丫,在房間里無拘無束地跑來跑去。家里的家具全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從起居室到餐廳到臥室到書房甚至到廚房和衛(wèi)生間,幾乎每一件都是如此。深深淺淺的木色,樸素溫存,正好化解了青灰色地面鋪就的冷調印象,家的溫暖氣氛由此而生。
1 在進門的右手邊,是L形的櫥柜,因為都是定做的,所以和家里的家具風格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孫女士家的自然元素隨處可見,門口有一排青青的毛竹,作為玄關區(qū)和就餐區(qū)的隔斷;沙發(fā)背后的整面墻由白色鵝卵石鋪就,鳳尾竹在此搖曳生姿;主臥室雙人床的背景墻被一條條木板鋪滿,整個臥室因此而顯得溫暖恬靜;主衛(wèi)的墻面選擇了天然木紋石,這些石頭上的“木紋”可以和真木紋媲美。
住在一層,有著十平方米的陽臺,陽臺外是一片荒地,四月天里,聰明的孫女士在荒草地上撒滿了麥粒。春風過處,沒出幾日,就有了隱約的草色,又不多久,窗外已是一片青蔥。微風拂過,眼前是起伏的麥浪,抬眼望去,不遠處就是綿延的西山。
2 臥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床頭處深色的木質墻壁,厚重而樸實,體現出房主人的文化品位。
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個家,是否實現了孫女士當年的期待;但我看到,一個內斂、溫和的女子,正在享受一種不可多得的悠然生活。用心,果然不同。
家里的很多家具都是設計師畫圖,然后請人加工,用實木做成的,所以家具都顯得非常自然,而且很環(huán)保。
在進門的玄關處,整整一面墻用實木做了儲物柜,有效地利用了空間,把家里的日常用品都收納其中,所以家里看起來非常整潔。
廚房的準備區(qū)在室內,真正做飯的烹飪區(qū)在北面的陽臺上,這樣充分利用了家里的空間,還避免了油煙對其他區(qū)域的影響。
3 兒童房里的顏色雖然和其他空間保持了一致,但是家具、飾品以及玩具的出現,讓整體活潑了很多。
餐桌上面垂下一只圓形的吊燈,顯得平和自然。這里其實是夾在客廳和廚房中間的,毛竹和燈光將餐廳區(qū)分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