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的復活節(jié)島位於南水域,該島是在1722年由荷蘭人登上此島的日期而命名,那天巧合是復活節(jié)正日,于是命名為復活節(jié)島?,F(xiàn)島上居民約2000人,都屬波利尼西亞人種。復活節(jié)島上的居民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為“特比托奧特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臍。事實上,他們的說法的確沒有錯,因為復活節(jié)島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臍,難道,島上的居民從高空俯瞰過小島?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沒有飛行器。那么肯定是有人曾經(jīng)從高處俯瞰過小島,把這些告訴給居民。
一提起復活節(jié)島,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島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著實令人贊嘆。人們不禁要問,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鑿的?雕鑿如此眾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觀賞,還是叫人頂禮膜拜?近些年來,一些國家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曾登島考察,企圖弄個水落石出,結(jié)果雖提出種種解釋,但也只能是猜測,不能令人信服。
復活節(jié)島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達30—90噸,有的石像一頂帽子就重達10噸之多。石像均由整塊的暗紅色火成巖雕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沒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異。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豐富,它的眼睛是專門用發(fā)亮的黑曜石或閃光的貝殼鑲嵌上的,格外傳神。個個額頭狹長,鼻梁高挺,眼窩深凹,嘴巴噘翹,大耳垂肩,胳膊貼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態(tài)威嚴。遠遠望去,就像一隊準備出征的武士,蔚為壯觀。面對這一尊尊構(gòu)思奇巧的巨人石像,游客們自然會有一連串的疑問:石像雕于何時?如此高大的石像又用什么辦法搬到海濱?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問題而突然停了下來?
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邊,有的豎立在草叢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豎在祭壇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約90噸。它們的頭較長,眼窩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較長。它們沒有腳,雙臂垂在身軀兩旁,雙手放在肚皮上。這些石雕像是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還戴著帽子,帽子是用紅色巖石雕成的,高幾米,形狀像個圓柱。有的石雕像身上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除此之外,還發(fā)現(xiàn)了比這些巨大的石雕像還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們多是半成品。
專家登上復活節(jié)島時,曾在石人像附近發(fā)現(xiàn)大量刻滿奇形文字的木板,還別說,有的特別象中國象形文字。它的筆觸的粗糙、深淺,似乎都包含著某種意思,而且整個如同密碼的書寫排列方式,彷佛表現(xiàn)出某種波動般的節(jié)律感。
考古學家推斷,最少每天要動用30個勞工,工作8小時,約用1年時間才雕鑿出1個石像。不過,這還未計算搬運石像到海邊的工程,估計需要90人,于兩個月時間內(nèi)可將石像搬運出來。最后,還要3個月才能將石像聳立起來??墒强脊艑W家怎樣也想不到,原來還在人像頭上的石帽子。石帽子是由西面的火山Puna Pau取材的。因為Puna Pau的火山巖石是磚紅色的,非常特別。紅帽子由此處雕好再運往海岸,怎樣升起,放在足有10米高人像的頭上呢?
要揭開這些環(huán)繞整座島嶼神秘石像的秘密很困難,雖有文字記載但目前仍沒人能解讀其中含義。不過從被推倒、摧毀的石像遺跡,考古學家解開了巨石像的秘密。 在文明全盛時期,復活節(jié)島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目前僅剩一百五十座。而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記錄拉帕努伊人對信仰神圣力量堅定執(zhí)迷和走火入魔的過程。 巨石像建造時間約于西元一千年前,當時的復活島為一濃密棕櫚森林覆蓋的島嶼,島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巖質(zhì)地軟、重量輕,易於搬動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巖石可以象征他們神圣信仰的永恒不滅,因此利用火山巖在六百年間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將這些石像視為守護神,以保佑作物豐收及好運,因此每個部落都擁有自己的石像。但隨著人口增長,拉帕努伊人全盛時期曾高達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數(shù)量也隨著增加,有些石像體積甚至大到無法搬離采石場。不同于英國的巨石陣有無窮盡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動巨石,復活節(jié)島的棕櫚林規(guī)模小,巨石像卻龐大無比,最終樹木被砍伐殆盡,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全摧毀,食物逐漸短缺,也無法建造船只離開,被困在島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殘殺取食人肉,并將情緒發(fā)泄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為今日殘存的遺跡,徒留后人憑吊。
有關(guān)石像之謎,眾說紛紜。有說是外星人的太空船搬運石像;石像擁有神力,造好后會自己行去目的地。
島上居民對于這些石雕絲毫沒有歷史記憶,,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誰,一點都不像當?shù)氐耐林?是紀念什么人?或是神呢?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的蘇-漢密爾頓(Sue Hamilton)博士和曼徹斯特大學的科林-理查茲(Colin Richards)博士認為這些紅色石帽是在一個隱蔽的采石場建造完成的,然后從一個遠古火山斜坡滾動運送。他們是第一批在復活節(jié)島上挖掘Puna Pau采石場的考古學家。
同時,他們還在這個火山坑中發(fā)現(xiàn)一把宗教儀式使用的斧子,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古代祭祀供品。復活節(jié)島距離智利大約2500英里,它是世界上最偏遠有人類居住的島嶼。理查茲說:“目前我們知道這些紅色石帽是通過壓縮紅礦渣灰塵鋪墊的道路滾動運輸?shù)?。很可能它們是通過手工進行移動的,同時也采用了圓木。”
漢密爾頓說:“石帽采石場位于遠古火山坑的外部邊緣,該區(qū)域三分之一的火山坑都是用于采集紅色石帽。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儀式場地和運送地點發(fā)現(xiàn)了70多個紅色石帽,其中多數(shù)已被損壞,或者被固定在祭祀地點。”
據(jù)悉,在火山坑發(fā)現(xiàn)的這把扁斧是由黑曜石制成的,這把7英寸長的斧子很可能是用于開采圓木或挖空木料的工具,也有可能是用于建造獨木舟,這表明它不是采石場的工具,而是建造工人在采石場遺留下來的。
考古學家小組對紅色石帽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重達7噸的石材是由紅色礦渣構(gòu)成,是一種像浮石一樣的火山巖石,它們是500-750年前由波利尼西亞人運送至此的。這些紅色石帽放置被稱為“moai”的石人像頭頂上,這些巨大的石人像聳立在祭祀地點環(huán)繞在復活節(jié)島的周圍。目前這些石人像是如何雕刻以及如何運送到復活節(jié)島上仍是一個難解的謎團。
扁斧和布滿紅色石帽的道路都位于相同的一側(cè),考古學家認為這條道路是一條祭祀通道,一直通往采石場。理查茲說:“很明顯這個采石場具有宗教意義,波利尼西亞人認為這些石像賦予著鮮活的生命,將這些巨石雕刻成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