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述雕塑傳千古
點擊數(shù):2403 發(fā)布時間:2006-07-04 來源:《解放日報》
【摘要】....
- 中國石材之窗提示您:
- 你當前的身份無法查看此條信息,如果您是
![](/skin/default/images/cst.gif)
- 請先
之后再查看,
- 如果您還不是石信通會員,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
- 現(xiàn)在就加入石信通會員,客服電話:010-62237591
丙戌夏始,作為都市胸膛上的藝術殿堂———上海博物館隆重推出了“藝術與帝國———大英博物館藏亞述珍品展”。面對來自大英博物館的251件(組)亞述藝術遺珍,最令人駐足的是留傳千古的亞述雕塑。
亞述雕塑的藝術之源
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黃河長江流域是人類文明的四大發(fā)祥之地。發(fā)源于土耳其托羅斯山脈東側的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西北向東南并駕齊驅,橫穿現(xiàn)在的伊拉克境內(nèi),最后注入波斯灣。這兩條河流所賜予的沖積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意為“兩河之間的土地”)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fā)祥地。古亞述位于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的北部,東北靠扎格羅斯山,東南以小扎布河為界,西臨敘利亞草原。亞述人長期偏居于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先后臣服于阿卡德人、庫提人、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和古巴比倫王朝的統(tǒng)治,直至漢謨拉比國王死后公元前2006年才獲得完全的獨立。從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末,為亞述盛期,也叫新亞述,當時的亞述不斷對外擴張,逐步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
探索亞述雕塑的藝術之源,是解讀亞述雕塑的重要基礎?!皝喪鲋谔K美爾如同羅馬之于希臘”,亞述文明取自兩河流域的南方成就,卻又賦予個性詮釋,自成一格。此外,隨著北方阿卡德王國的崛起,兩河流域的藝術風格從古拙質樸逐漸轉向寫實主義,這一轉變對后來的亞述藝術包括雕塑藝術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同樣偏于寫實的巴比倫藝術則更趨精準真實,寫實與演繹的和諧交融成為巴比倫藝術的特色之一。亞述藝術在借鑒巴比倫藝術特色的基礎上,淡化了粗獷簡明的特質,強調細膩典雅之韻,有所突破。此外,古埃及藝術在造型語言與構成形式等方面為亞述雕塑藝術提供了諸多啟示。
埃及人借浮雕壁畫宣揚法老的文治武功,蘇美爾人靠浮雕藝術對國王歌功頌德,而亞述人則不同。亞述浮雕采用一系列詳實的畫面表現(xiàn)戰(zhàn)事情境,融歷史記錄、歌功頌德和審美裝飾為一體,達到了歷史性、政治性和藝術性三者的高度統(tǒng)一。此外,為了顯示統(tǒng)治者的地位與神權,亞述藝術家沿襲古美索不達米亞之法,發(fā)揮原始審美思維的象征性和意象性特征,大膽地以形象的“結構”組合來顯示其創(chuàng)造精神。象征、比喻或用多種強大事物形象的重新組合直觀再現(xiàn)了亞述藝術中的君王之尊。
亞述雕塑的藝術特點
“浮雕之于亞述,相當于雕塑之于希臘,繪畫之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亞述的浮雕藝術代表了美索不達米亞藝術的最高成就。長幅鉅制的亞述浮雕以描摹戰(zhàn)爭、狩獵等激烈場面為主,充滿了動感與張力,是亞述人對強悍生命力的詮釋,也顯示了亞述人的審美理想。在金戈鐵馬、虎踞龍盤的宏大場面和人獸相斗、短兵相接的激烈角逐中,神秘深沉的遠古風貌鮮活雋永。
據(jù)大英博物館的專家介紹,亞述雕塑主要由鑲嵌在那些巨大王宮的墻壁上的石板組成,雕刻于公元前870—620年之間,是古代亞述文明留下的最為令人驚嘆的藝術品。亞述雕塑除了浮雕以外,也有其他類型,例如獨立式雕像、石碑和立于神廟內(nèi)外的紀念性方塔碑,有一些雕塑還刻于懸崖之上。
亞述浮雕的造型語匯練達精妙,簡潔精煉的線條與疏密有致、強弱跌宕的節(jié)奏合拍諧鳴,凸顯出強烈的裝飾意趣。人物造型基本遵循“正面律”風格,五官服飾嚴格追求“對稱”規(guī)律,體現(xiàn)出亞述藝術家扎實的解剖功底和敏銳的幾何量感。動物造型融合寫實與裝飾手法,線條的長短疏密,形體的曲直變幻,將亞述藝術家駕輕就熟的動態(tài)捕捉能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亞述浮雕中多見“平視”的橫帶式構圖、“俯視”的散點式構圖、“多視點”的片區(qū)式構圖等豐富多變的構圖模式。而比例上的懸殊差異則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主次尊卑之別。亞述浮雕中還多見運用象征手法表現(xiàn)特定場景的范例:波紋象征河流,樹木代表陸地,弧線指示山坡等等,它們使自然界中的具象物體充滿了強烈的裝飾意味。亞述浮雕多以淺浮雕的形式出現(xiàn),對體積感的強調和肌肉的夸張賦予了浮雕遒勁蘊藉的生命張弛,折射出亞述浮雕的審美理念和藝術水準。沒有什么比石雕更能體現(xiàn)亞述人的藝術狀態(tài)與生活情趣。從宮殿大門前的巨型雕像到王宮的浮雕石板,從戰(zhàn)斗中的國王與武士到垂死掙扎的對手或雄獅,從男人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大胡子到健壯得近乎夸張的肌肉,亞述人在灰白色的石膏石上找到了最理想的自我表現(xiàn)方式。
亞述的浮雕令人震撼。王宮中的敘事浮雕表現(xiàn)了國王在戰(zhàn)爭、狩獵和公共工程方面的偉績。它們由不同水準的工匠雕刻而成,而最出色的作品則擺放在最為重要的空間。不同題材的浮雕擺放的位置也和建筑的功能相一致。例如,國王行使大祭司職責的正式場面出現(xiàn)在最為顯眼的地方,頌揚國王個人功績的場景往往擺放在私人化的區(qū)域,外墻浮雕有時候表現(xiàn)的是列國向亞述國王進貢的場景。早期的浮雕傾向于概括地描述國王的功績,長篇的故事會被壓縮
進一幅緊湊的畫面中。每一塊石板上的浮雕都是一個獨立的整體,只有少數(shù)人物會從一幅浮雕進入下一幅。這些作品中雖不乏精彩凝煉之作,但難免受到空間的局限。到了公元前7世紀末期,石板之間的界線完全被忽略了,一幅畫面有時候會占據(jù)整個大廳。放大了的空間挑戰(zhàn)著亞述藝術家的智慧,也給了他們展示藝術才華的新天地。
在藝術成就上,即便是光芒四射的希臘浮雕也無法奪去亞述的光輝。希臘浮雕建立在卓越的寫實基礎之上,其人物造型解剖準確,對透視理解得近乎完美,常用相互穿插、重疊的方法豐富了平面的層次,巧用人的錯覺。在希臘人“求真”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下,傳統(tǒng)的二度空間被三度空間所取代。和他們相反,亞述浮雕有意無意間越過了現(xiàn)實的局限,于視覺和畫面間自由切換。他們巧妙地在二維空間中分布遠近山丘、樹木和城堡,用石塊表現(xiàn)路途崎嶇,用漩渦表現(xiàn)流水湍急。人物則一律以側面出現(xiàn),但簡練硬直的陰刻線條遒勁雄渾,使得他們的體魄和肌肉得以強調。亞述浮雕中視野寬廣的平面造型,隨心所欲地組合的形體結構,啟迪著現(xiàn)代藝術家們的想象力。時隔幾千年,亞述浮雕中那一只只側面的眼睛和畢加索、夏加爾筆下的人物似乎心照不宣地對視著。
驚心動魄的亞述浮雕和雕塑
在“亞述珍品展”中,雕塑亮麗,琳瑯滿目,古風獵獵,神韻熠熠,環(huán)顧四周皆精品,俯首思忖動魂魄。
《國王雕像》(見上圖),約公元前875-860年,出自尼姆魯?shù)碌囊廖魉駨R,雕像高113厘米,寬32厘米,厚15厘米。這尊亞述納西巴爾二世(公元前883-859)的雕像立于愛神伊西塔神廟中。雕像以菱鎂礦石刻成,置于微泛紅色的石基座上。這些特殊的石材很可能是亞述征戰(zhàn)后從國外帶回。亞述國王樂于以具有異域情調的戰(zhàn)利品進行炫耀。國王目光炯炯,正視前方,雍容大度,威風顯赫,披著長發(fā),蓄有胡須,體現(xiàn)著當時的亞述宮廷風尚。他身著短袖束腰長袍,披裹著長披肩,遮到腰部以下。他右手握著鐮刀,左手中的權杖象征至高無上的亞述神賦予他的權威。其胸部的銘文記錄了他的稱號和家譜,記載了他曾向西遠征,直抵地中海。《國王出征》,約公元前875-860年,出自尼姆魯?shù)隆拔鞅蓖鯇m”的西翼,高101厘米,寬86厘米,厚20厘米。浮雕上亞述那舍巴爾乘著戰(zhàn)車,佩劍出行。他圓睜雙目,右手拿箭,左手握弓,象征勝利。那尖頂帽以示國王身份,前有馬夫開道,旁有侍從遮陽,戰(zhàn)車帶有馬飾,盾牌釘滿護釘,可能是征伐庫爾德地區(qū)。畫面底部的線條描繪了崎嶇的道路和湍急的河流,以表征戰(zhàn)之艱難,勝利來之不易?!豆コ菆雒妗?,約公元前875-860年,出土于尼姆魯?shù)碌摹拔髂贤鯇m”,但很可能最初出自“西北王宮”,高104厘米,寬93厘米,厚19厘米。這塊浮雕描繪亞述軍隊攻擊敵人堡壘,那堡壘位于一個古老的山包上。亞述兵士割斷了敵人取水用的繩子,那神態(tài)英勇而從容。城堡上的敵兵正在射箭以阻擋攻擊。那敵兵神情緊張,動作夸張,以示抵御頑強,戰(zhàn)斗激烈。城堡上的士兵相對城堡而言比例上有些偏大,這是公元前9世紀亞述藝術中常見的手法?!妒刈o神》,約公元前875-860年,出自尼姆魯?shù)碌摹拔鞅蓖鯇m”,高224厘米,寬127厘米,厚12厘米。浮雕上的守護神守衛(wèi)在國王起居室的入口處,他身上帶翼,形如天使,左手抱山羊,右手握麥穗,象征繁殖,充滿張力?!妒刈o神和圣樹》(見右圖),約公元前875-860年,出自尼姆魯?shù)碌摹拔鞅蓖鯇m”,高141厘米,寬95厘米,厚4厘米。亞述守護神有帶翼的鷹頭,怒目勾鼻,驍勇無比,守護亞述,傳承文脈。他腰插兩短劍,一手拿潔物,一手提液桶,直立在圣樹旁。圣樹在亞述文化中十分重要,代表著受魔法保護的土地的豐產(chǎn)。
亞述雕塑鑄寶庫,凝聚文明傳千古。直面亞述雕塑,感受古風藝韻,無疑是一次文化震撼!
免責聲明:
凡標注來源本網(wǎng)的新聞轉載時,請注明來源“中國石材之窗ww.chinastone.cn”,其他部分轉載新聞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